close

科博館三十周年紀念特展「鼎立三十」在2/22結束了。前天光光終於趕在特展下架前衝去看了。

此次特展的主題是青銅器展,科博館和湖北博物館有合作,展出自夏代以來眾多的青銅器。

 

《曾侯乙鐘》

曾侯乙鐘

 

還沒進入特展室就能看到的,是首先矗立在門口的是曾侯乙的編鐘。這副編鐘是目前保存最好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古樂器,直到今日依然可以做演奏使用,旁邊的電視也播出了台灣國樂團受邀演出時演奏曾侯乙鐘的畫面。

名為「曾侯乙鐘」,顧名思義,是「曾」國的諸侯,名字叫做「乙」所持有的鐘。周代實行封建制度,有嚴格的階級劃分,依序是天子>諸侯>大夫>士>平民,這位曾侯乙是東周天子的同姓諸侯,屬於第二階。依據當時的規矩,周天子可以擺放樂器四面(口字狀),諸侯則只能擺三面(ㄇ字狀),大夫只能擺兩面相對,士就只能擺一面。這副曾侯乙編鐘雖然只展出兩排(L狀),但是其實它還有第三面,但因為第三面是石造樂器「磬」,並非青銅材質,不符合此次青銅器展的主題,所以館方沒有展出。不過,由此可看出,曾侯乙使用的樂器規格,符合他諸侯的身分,還不至於踰矩。

這套曾侯乙編鐘一組65件,每一個鐘依敲擊的位置不同,可以敲出兩種音調,各相差3度音程,音域廣泛不下鋼琴。除此之外,這套曾侯乙鐘的出土,帶給考古學家翻轉性的新發現。

過去考古學家們普遍認為編鐘的調音是依靠鐘上的小突起,但是曾侯乙鐘出土後,考古學家們研究後,發現鐘內側的鐘壁是凹凸不平的,認為工匠們應該是用器具刨磨鐘壁內側、調整鐘壁厚薄差別,才能造成一個鐘敲出兩個音、如此鬼斧神工的技藝。

另外,如果觀察鐘的橫切面,會發現鐘體並非正圓形,而比較近似由兩個弧形拼成的橢圓形。正圓形的鐘──例如寺廟裡的大鐘──擁有良好的共鳴箱,敲擊鐘的外側,能打出完整的聲波,聲音渾厚、有很悠長的回音而且能傳遞得很遠,因此聆聽寺廟的暮鼓晨鐘,常常能令人產生心神安寧的感覺。但是曾侯乙鐘是演奏用鐘,回音如果太長,會影響到下一個敲擊的音符,所以曾侯乙鐘才會製成橢圓形,橢圓形的鐘形打出的聲波比較破碎,但是聲音可以消散得比較快,才不會影響演奏。

 

《海州香薷》

古時沒有金屬探測儀,要如何尋找銅礦礦脈?這時就要依靠俗稱的「銅草花」。銅草花正式名稱為海州香薷,屬於脣形科香薷屬,亦稱為「牙刷草」、「銅銹草」。因為海州香薷會吸收高濃度的銅離子,所以常常生長在含有礦脈的地區附近,所以觀察海州香薷的生長情形,就能夠大致找出礦脈的位置。

 

《銅與合金》

找出礦脈之後,經過高爐冶煉,能得到純度高的銅。但是純銅太軟,不適合直接製成器具,因此古人想到了「合金」的方法。

三代使用最多的材質「青銅」,即銅與錫、鉛的合金,可以提高硬度,但是同時也會提高脆度。

青銅是現代的稱呼,因為經過上千年,器物生鏽後,銅鏽看起來綠綠的,所以稱為青銅。古代則將尚未生鏽、閃爍著金色光澤的銅錫合金稱為「吉金」或「金」。根據愈製成的器具的特性要求不同,《周禮》中提到:

「金(指銅錫合金)有六齊(ㄐ一ˋ )。

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齊。

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之齊。

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

參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

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殺矢之齊。

金錫半,謂之鑒遂之齊。」

意思是:銅錫合金有六種配方,銅錫比1:5,適合做鐘鼎;銅錫比1:4,適合做斧頭;銅錫比1:3,適合做戈戟;銅錫比1:2,適合做大刃;銅錫比3:2,適合做箭頭;銅錫各半,適合做鑒與燧。

古代工匠除了知道銅錫合金的比例不同能有不同特性之外,還能做到同一件青銅器的不同部位使用不同比例的配方。例如這次也有展出的越王勾踐劍,劍脊的部分含銅量較高,因為能提高劍身的彈性避免太過容易折斷;劍鋒的部分則含錫、鉛比例較高,能提高劍鋒的硬度,使得砍殺敵人更加容易。

 

《銅器鑄造》

製造銅器的方式主要分為鍛打和鑄造。中國的銅器工藝以鑄造為主,所以這次簡單介紹最常見的兩種銅器鑄造方法:

  1. 泥鑄模範法:

    最普遍常聽到的鑄造方法,也是「模範」一詞的由來。常用於鑄造杯盞壺爵等等中空或鏤空器具。

    首先用泥土捏成和欲鑄造的器具完全相同的樣子(欲刻的花紋也要一併塑出)並且放進窯中燒定型,稱為「模」。然後再用另一層泥土包覆在模之外,便能印出模的形狀,稱為「範」。因此所謂模範,就是器物該有的樣子,引申為人們應該學習的榜樣。而我們今日普遍習慣稱為「模」的東西(例如做雞蛋糕的金屬模具),其實應該稱為「範」才對。

    如果欲鑄造的器具有複雜的花紋雕刻,往往無法一次製成範,而需要使用好幾層範互相組合,鑄造工匠的手藝不僅要精巧,空間感更要超群卓倫,才能套出正確的範來。

    得到內模外範後,此時的模與範應該是能完全密合套疊的兩層。將內層的模削去一層,使得模與範之間有一層間隙,這層間隙是稍後要注入銅液的空間,也是器具製成後的杯壁厚度。

    將銅液從預留的注入孔注入、並使空氣從另一邊的排氣孔排出。銅液冷卻後,打碎外範、取出內模,將殘存的陶土清除,就能得到鑄好的銅器了。

    這樣的泥鑄模範法,每個模範只能使用一次,每次要鑄造都要重新製範。但是在青銅器尚屬於奢侈品的時代,泥鑄模範法雖然耗時費工,比起銅模鑄造,卻仍然是比較經濟實惠的方法。

推斷模範法的特徵是,當黏合切開的外範時,可能會發生無法完全黏合的狀況,就會導致鑄造的銅液滲入黏合的縫隙中,產生範線(就像紅豆餅突出的外輪)。如果在銅器表面看到範線,就要考慮可能是由模範法製造的。不過範線也可以在鑄造後再由人工磨除。

 

 

  1. 失蠟法

    比起中國失蠟法更盛行於兩河流域,用來鑄造實心銅像或裝飾品。

    失蠟法的原理和模範法相同,不過失蠟法的內模不用泥土,而用蠟來代替。套上外範之後,只要將整組模範加熱,內部的蠟模就會融化流出,這時再將銅液注入範中的空間,待銅液冷卻即可。

    相較之下,如果欲鑄的銅器有複雜的雕花,採用失蠟法會使製作過程相對容易。

推斷失蠟法的特徵是,如果在倒出融化的蠟液時有蠟液殘留在範裡的話,注入銅液時,就會在器具表面留下蠟殘餘的痕跡,稱為「蠟線」。考古學家們也會用有無發現蠟線,來推斷器物的鑄成方法。

 

《商周的青銅器》

中國使用青銅器最早可以追溯到夏代,但是青銅器的盛行(當然還是侷限在上級貴族之間,平民百姓是用不起的)是在商代。

商代是一個富庶的朝代。大家都知道,商代是一個貿易與酒的時代。商業繁榮經濟起飛、農業也興盛有多餘的米釀好酒,因此能發現商朝出土的青銅器,酒器的比例相對高出很多,周朝文物的酒器比例就明顯降了下來。

另外,青銅器上的紋飾也有箇中奧妙。商朝的青銅器流行刻饕餮紋,常常能看到駭人的獸面蜿蜒著器身;而到了周朝,饕餮文已經不流行了,改流行夔紋或鳳紋。夔是一種長得近似於龍的生物,周朝的文物常常能看見宛如騰龍一般飛揚的雕紋,栩栩如生躍然器身。

 

《青銅器的功能》

說到青銅器的功能,主要有三:一是祭祀用的禮器,二是盛物的容器,三是身分地位的象徵。

  1. 禮器與容器:

    不像我們現代,不管煮飯煮麵煮湯都喊「鍋子」,古代人對銅器有很清楚的區分:

    鼎:煮肉的容器,有三足

    鬲(ㄌㄧˋ):煮粥的容器,有袋狀三足,袋狀可以增加底部受熱面積

    簋(ㄍㄨㄟˇ):裝煮熟米食的容器

    甗(ㄧㄢˇ):蒸鍋,分為上下兩層,中間有孔相通

    爵:小型酒杯,如飛燕狀,可盛一升

    觚(ㄍㄨ):中型酒杯,大口細腰,可盛二升

    尊:大型酒罈,如兩手捧起,引申為尊貴的意思

    斝(ㄐㄧㄚˇ):溫酒的器具

    卣(ㄧㄡˇ):祭祀時盛酒的壺

    鏏(ㄏㄨㄟˋ):裝調味料的小盤

    匕:湯匙

    以上等等器具,都可以在本次的展出中看到,而且樣式各異。

  2. 身分地位的象徵

    因為青銅器是高級工藝,所以也用作身分地位的象徵。當考古學家們發現一個古墓的時候,從古墓中的陪葬品的規格,往往可以幫助推測墓主人的身分。一般而言,陪葬物有兩種,一種是墓主人生前愛用的器具,另一種是專門為了陪葬、彰顯排場或使墓主人到另一個世界使用而打造的器具。

    這裡就要再次提起封建制度。《周禮》中有嚴格的「列鼎制度」,規定:

    「天子九鼎,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

    在祭祀的場合,天子可以擺九個鼎、八個簋、九個俎(放肉的砧板),諸侯最多七個鼎、六個簋、七個俎,大夫五個鼎、四個簋、五個俎,士就只能用三個鼎兩個簋三個俎。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科博人生 鼎立三十
    全站熱搜

    Hika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