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來源:讀墨電子書店

 

最近看的這本書也相當有趣。

心流理論已經不是一個「新知」。它是上個世紀末由匈牙利裔的美籍科學家米哈里·契克森提出的理論。

如果查詢「心流」的維基百科頁面,會看到「也有別名以"化境(ZONE)"表示之」,

但是如果仔細去讀本書,便會了解ZONE充其量只是心流的一小部分。

這應該是算是我第一次看西方人寫的偏向唯心主義(?)書籍,當然他並不是純粹的唯心,而且作者還是建立在有系統的科學研究上推出了這心流理論。

 

【幸福與精神熵】

了解心流的目的在於為了追求幸福、使人生更美好;但要追求幸福,首先要定義什麼是幸福,因此本書是從〈重新詮釋幸福〉的章節開始。作者認為,人類文明發展了幾千年,物質社會日趨富裕,但現代人卻不一定比物質缺乏的時代的人們來得快樂。顯然人類心靈的富足並沒有和物質富足同步發展。

真正決定人們能不能說自己「過得很幸福」的是「生活品質」,而物質只是生活品質中的一小部份而已,另外一大部分與他的主觀感受更密切相關。這也就是為什麼即使將物質條件提升到極限,也不一定能使人達到幸福的境界。

「生活品質不是取決於別人怎麼看待我們,或是我們擁有什麼,而在於我們怎麼看待自己和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想要改善生活,就得從改善經驗的品質做起。」

為什麼社會演進始終沒能讓人徹底脫離痛苦與不快樂?王爾德所說:「世上充滿不公不義,只有悲傷對眾生一視同仁。」為了對抗痛苦,必須先了解我們的敵人的樣貌。

作者認為,對我們的精神造成傷害、使我們感到痛苦、害怕、沮喪、憤怒等負面情緒原因是意識失序「也就是進到意識的資訊與我們現有的意圖是衝突的」,也稱為「精神熵」。通常這種情形發生在現實中的事與願違、力有未逮、或理想與現狀相悖的情境之下。

精神熵──或說意識失序──是造成我們「不幸福」的主要原因。

因此,為了避免精神熵帶來的衝突、混亂與痛苦,我們需要學習維持自己的意識秩序。

「意識秩序是指一個人意識中的各項資訊互不衝突。當進入意識的資訊與個人目標間的關係是和諧的時候,這個人的意識就是『有秩序的』。」

據作者所言,人類發展出的各種文明價值、宗教、法規,都是為了避免人們陷入意識失序的狀態。

 

【操縱意識】

為了避免精神熵帶給我們傷害,必須避免意識失序。這裡又可以分為兩種層次:維持意識秩序,與創造意識秩序

那麼要如何維持、進一步創造意識秩序?首先,必須要練習操控自己的意識。

人的意識──或說精神力──是有限的,就像電腦的CPU一樣,能夠處了的資訊有極限,例如,我們最多就只能同時聽三個人說話,而且這時已經無暇處理他們的表情、肢體語言和語氣釋放的訊息。

因此,我們不能像紈袴子弟揮霍錢財般漫無目的地揮霍注意力,而是必須練習過濾來自外界的各種繁雜的訊號、選擇其中真正重要的目標,並將意識集中在那上面。

而這點是可以藉由練習達到的。

沒有經過訓練、或不善於掌控自己的意識的人,一旦進入獨處、休息或沒有事情需要依賴注意力運轉的時候,紛雜的思緒很容易停留在苦惱、不滿、不順或擔憂的事情上,而陷入意識失序,這是生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本能使然。

這時,人們會企圖找些別的事情來試圖轉移注意力以逃避痛苦,最簡單、也是最輕鬆的事就是「看電視」,放到當代,大概還可以再加上一種叫做「滑手機」。

.......感到一陣巨大的心虛

純粹生理上的享樂,或被動地接收低消耗精神能量的資訊──例如看電視或滑手機──時,雖然能夠維持意識秩序;但卻無法創造意識秩序,無法為我們帶來真正的助益。

因此比看電視與滑手機更好的選擇,就是學會不讓精神能量漫無目的地散亂、操控意識、駕馭心靈,練習那些需要消耗較多的精神能量,卻能創造新的意識秩序、提升自我複雜度和強化內在的事——例如閱讀、下棋、或培養任何一種新技能。

「未來不屬於那些受了教育的人,而是屬於懂得善用休閒時間的人。」

 

【心流體驗】

心流體驗聽起來像開了無雙一樣神乎奇技,但其實它只是在控制意識之下的副產物

「個人把所有注意力毫不保留的用在追求個人目標上,沒有任何脫序現象,也沒有任何威脅需要防患。我們稱這種狀態為『心流體驗』。」

在順利控制意識的過程中,人們會進入這種極度專注、內心極度諧和的狀態,這就是「心流」。

心流只是控制意識下的副產物,也因此它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人們稱道在工作中的心流帶來的專注力和完成力和欣悅感,但反面而言,沉浸在負面行為中的心流令人上癮、欲罷不能,則具有可怕的破壞力。

經過一場心流之後,人們的生命更豐盛、更充實,自我與意識會重新整合、複雜度將會提升。

因此,心流也是促進文明發展的有力推手之一。舉例而言,「哲學與科學的誕生與蓬勃發展,都是因為思考是一件令人愉悅的事。」,沉浸於思考時的心流讓那些留名青史的科學家與哲學家樂此不疲。

 

【感受心流】

有幾個要素可幫助我們更容易進入心流。

第一是創建一個目標,可以設立一個遠程大目標,以及多個可快速達成的小目標;

其次是有明確、立即的回饋;根據回饋,使我們可以即時地調整目標或難度;

第三是挑戰的難度與自身的能力相當。如果難度過高於自身的能力,會讓人感到焦慮,反之則會令人感到無聊,兩種都不是我們想要的正面感受。

當人們面對一個具挑戰性卻可達成的目標,全心全意投入行動的過程、而進入心流之中時,人們暫時忘卻自我,感受到似乎無所不能的強烈掌控感,對時間的感受也變得非常曖昧。

書中談論了好幾個面向──包含科學、哲學、體育、音樂、藝術、到家庭、友情、感情等,每個領域都能形成心流活動。在此就不詳述。

 

【工作中的心流】

「工作即玩樂、玩樂即工作」大概是世上大部分人的夢想。只要我們能將心流的技巧應用在工作上,工作就能成為一場愉快的最優體驗!!!!

.......はずだった。

然而作者發現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在《自得其樂的工作者》的章節,作者提到,現代社會中大部分的人,在工作的時候並不是「那麼」不開心。人們在工作中體驗心流的比例出乎意料地高,「他們曾在工作上得到自身經歷過最正面的體驗,」也就是說,大部分的人還是會從工作中獲得樂趣。但究竟是什麼讓我們那麼不想工作?觀察了傳統農牧業的工作型態之後,作者發現了其中的端倪。

「問題其實出在現代人與工作之間的關係,以及他怎麼看待目標與工作間的關係。」

這完全就是在講我,謝謝!

我也深深地反省過,其實工作本身並不是那麼地討厭。我發現自己其實滿喜歡跟人說話(psyche除外)、緊鑼密鼓的每日任務排山倒海而來時將其各個擊破的腎上腺素爆發感也很爽,過了下班時間就算要加班,其實我也是可以繼續做下去.......我剛進敝社的時候竟然還把晚上八點還在進出公司視為榮譽......現在看起來當時完全就是思想欠改造

但怎麼說,我就是覺得非上班時間不應該做公事!!!!否則我沒辦法劃分出工作與生命之間的界線!

因此就算回家只有放空,我也不想繼續辦公

大概是因為對我來說工作並不是生命的全部,而且雖然工作能帶給我樂趣,但還有別的事情更有樂趣、我更想做。

理想並不在此方,這就是現在的工作與我的關係,並不是像南丁格爾一樣把工作做為「職志(南丁格爾搞不好其實也沒這樣想啦!)

除此之外,現代人討厭工作的還有另一個原因。「除非握有掌控權,否則不管工作或休閒都會讓人大失所望。」

現代人大部分都是受雇者、小職員,對工作的掌控權都不高,做起來就特別容易感到煩悶。

不過,要將工作變成快樂的遊戲也不是沒有機會。工作是不是有趣,和你做的工作內容是什麼沒有關係,「當工作愈像遊戲──有變化、有適當而具彈性的挑戰、有明確目標和立即的回饋──就愈能帶來樂趣。」

如果能找出將工作轉換成遊戲般的心流模式的函數關係,那麼工作時間也會不再那麼難熬,而其中有兩個祕訣:「一方面要調整工作,讓它盡可能貼近心流活動的樣式......另一方面要調整個人:培養自得其樂的個性,學習尋找行動機會、重視自己的技能、設定可行的目標。」

 

【書寫與心流】

為了幫助對心流較為陌生的讀者接近心流,作者花了一些篇幅來檢視各種可以帶來樂趣的心理活動,讓人們更容易從這些活動進入心流。包含閱讀、記憶、與他人交談(不僅僅是說話,而是帶有技術與美學的交談),而其中一種就是「書寫」

「為了內在因素而寫就絕對不是浪費。」

書寫不但能帶來樂趣,也能豐富生命、甚至提升自尊。厲害一點,你或許能成為詩人或暢銷作家,書寫就也能帶來經濟利益。

作者認為,書寫是協助人們將被生活中的隨機事件打亂的意識重新找回秩序的方式。

我很喜歡作者在《科學之母》的章節對書寫的這段論述:

「在寫下來之前,日記和信件上的東西都不存在,它們是透過寫作的過程中,緩慢思考沉澱衍生出來的觀念。」

我在讀了恩田陸的《蒲公英手札》之後受其影響開始寫日記,已經持續了好幾年。中間也產生過懷疑。努力持續了那麼多年,別說「暢銷作家」,連「作家」的門檻都沒跨過去。像我這樣寫著大概沒人想看的內容、寫在只有我看得見的地方,這些文字真的有價值嗎?這些煩惱一直都沒散去,直到看到這句話

日記並不是我過完一天的日子就會自動產生的東西,甚至可以說,在書寫成日記之前,我所過過的人生是混沌不清,透過思考、沉澱、反省、而後書寫,才漸漸聚攏成清晰立體的樣貌。

在此以上述這句話,與所有依然致力於筆耕的文字工作者共勉。

 

【活入心流】

最後要回到最初的議題:重新定義幸福。

心流理論的終極理想,是將人生活成一場不間斷的心流,如此一來,人生中的每一刻,都會是在最佳體驗中度過。這樣的人生將會被欣悅的感受充滿,是理想中極致的「幸福人生」。

為此,我們要效法創造微小心流一樣的模式,首要之務,是為人生尋找一個終極意義。就像中世紀基督徒人生的終極意義是榮耀主、為了死後能進天國之門一樣。現代,我們則能夠自己決定自己人生的意義。

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任務,我們可能需要花上很長的時間。作者在《定義意義》的章節中提到「 鄂蘭(註)認為這些終極目標都在解決人必有一死的問題,給大家超越墳墓的解釋。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這個老問題的答案非常簡單。人生的意義就是在找尋意義:不管它是什麼、從何而來。只要找到一個整合後的大目標,就可以為人生帶來意義。」

但這也是展開人生的心流的第一步。

我在實習的時候,同期實習生有一位大了我們應屆生整整一輪的「同學」,簡直就是現實版的高年級實習生,同期一起出去吃飯,店員都以為我們是師生然後先幫他上菜。但不同的是,他是財富自由退休的前工程師,入我們這行是為發展第二興趣。

我至今難忘的是他曾經對我們這些職場的同輩、人生的後輩說的話:

你要先想好你30年後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才知道自己要怎麼努力、往什麼方向努力。

學生時代的目標一直都很明確,考明星高中、考夢幻科系、拿到畢業證書,因此離開學校之後,一時之間竟然站在原地茫然。

看到《定義意義》的章節的時候我又想起了「同學」的這段話。

小至在無聊的會議敲擊手指,大至圓滿人生,沒有「目標」的話心流是不可能開始形成的。

 

在追求這個極大意義的過程中,讓像控制意識一樣,將精神力無時無刻不集中在能夠更加靠近大目標──也就是人生的意義──的各種小目標上。

藉此不斷創造意識秩序、讓人生成為一場不間斷的心流。也為因為經過一次又一次心流的洗禮,增加內在的複雜度、不斷強化內心。

※註: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美籍猶太裔政治學家、哲學家

 

【結語】

僅僅只是這樣快速摘要心流理論,對這本書完整地內容來說完全只是冰山一角,推薦大家可以把這本書好好地讀完。

心流理論是從控制意識開始、走入心流、生活成心流。我覺得很有趣的地方是,作者談論了許多文明、文化、社會與心流相關的部分。心流一直存在於人類源遠流長的文明發展中,但一直沒被發現。但如今我們發現了它、便能研究它、練習它、進一步活用它,讓它為我們的人生帶來助益。

閱讀本書的過程是相當有趣的,作者的文筆生動,並使用了非常多實例或假設情境來幫助讀者了解理論。或寫有人會覺得這種寫法有點煩冗囉嗦,但畢竟這不是一項用實驗數字就能說明的理論,用大量的案例與情境來闡述也無可厚非。

我在讀這本書關於意識的部分,作者提到在極端艱困的環境,例如納粹集中營,如果能夠做到掌控意識,那麼「就算這個人看起來是個奴隸,實際上他卻是自由的」,我忍不住想「WOW那不就是一種精神勝利法嗎?是阿Q啊!」

但後來轉念又想,有些時候,就算阿Q,精神勝利還是勝利。畢竟,人生是自己的,萬般苦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這本書的副標題被取名為「高手都在研究的最優體驗心理學」,私以為這個副標題並不能凸顯作者的原意和格局。但可能礙於必須在市場銷售的行銷考量所以沒辦法

這是試圖找出通往「充滿樂趣的人生」的一本書,與高不高手完全無關,因為每個人都應該享有追求「幸福」的權利。

當然,我並不期望看完一本書,人生中所有的煩惱就能得到解決。如果有,那本書的名字可能叫做《完全自殺手冊》 

 

「我們的心靈受制於兩位暴君,一位是本我,另一位是超我。本我聽命於基因,超我受社會的支配,兩者都代表『外界』,與他們相對的是自我,追求的是現實環境中的真實需求。」

或許只有我們真正擺脫外界施加的規則、價值與桎梏,掌握自己、明白自己真正的渴望與目標時,我們才有可能真正抓住心中那隻幸福的青鳥。

 

 

 

 

arrow
arrow

    Hika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