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因為需要看了一些精神醫學相關的資料,於是也重新把《黃帝內經•靈樞•本神篇第八》這篇課文(?)拿出來讀。

讀一讀之後,覺得與學生時代讀來,有幾分不同的體會和聯想。

大部分的釋義是來自《王洪圖內經學講稿》、中醫基礎理論和個人的想法。

姑且在此亂語一通。

 

組成黃帝內經的兩大部分:《素問》《靈樞》(也就是《飛狐外傳》女主角之一程靈素的名字由來。

我上次跟我同事說這個故事他居然完全無動於衷(メ ゚皿゚)メ)   

《素問》主要闡釋很多中醫生理學;《靈樞》──早前亡佚,後來宋代有人把它整理起來,成為現在通行的版本的基礎──則講針灸講得很多。

《本神》這篇其實也是在講用針,只是在講用針之前必須掌握的一些要點。

首先是篇名「本神」。「」這裡作動詞用,有「追本溯源」、探究根本、「以...為本」的意思。

篇名的「」可以看做廣義的「神」,也就是所有精神活動的統稱。狹義的「神」在《本神》的內文會再提及。

 

接著是前半段經文:

黃帝問於歧伯曰:凡刺之法,先必本於神。血、脈、營、氣、精神,此五藏之所藏也。至其淫泆離藏則精失、魂魄飛揚、志意恍亂、智慮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與?人之過乎?何謂德、氣、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慮?請問其故。

歧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也。

故生之來謂之精;兩精相搏謂之神;

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

所以任物者謂之心;心有所憶謂之意;

意之所存謂之志;因志而存變謂之思;

因思而遠慕謂之慮;因慮而處物謂之智。

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以上這段是黃帝與歧伯間的對答。

黃帝問說,下針(刺)之前,「先必本於神」,也就是必須先觀察、以人的精神為出發點治療。

血、脈、營、氣、精神這些東西,正常狀態要藏納在五臟之中,生理功能才能運作。如果亡佚在外,人就會出現魂魄不安、志意恍亂、這些精神異常的症狀。

黃帝問歧伯這是怎麼回事,是天氣災禍嗎?還是人為造成的呢?又請他回答「德、氣、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慮」這些是什麼意思?

岐伯接下來這段回答就非常經典而有名。

岐伯回答:「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

「天之在我者德」「德」,是生機的意思,也有一說是天氣、節律的意思,這都是些無形而屬於陽的;

「地之在我者氣」「氣」,是有機物、或營養物,例如人吃的五穀雜糧、大地長出來的東西,有形的物質類而屬陰的。

「德流氣薄而生者也」「流」下行「薄」上行,另一解釋認為薄即是「搏」。天氣降而地氣升,兩股氣交互作用,就孕育出「生命」,所以叫做「德流氣薄而生」。

我們在讀現代科學論生命的起源,一定會讀到「米勒-尤里實驗」,也就是「閃電+海水產生原始胺基酸」的實驗。雖然科學家目前仍然沒辦法突破下一關生成蛋白質和核酸,但目前還找不到其他生命的起源模型能超越米勒-尤里實驗的模型。

這就和「德流氣薄而生」有著奇妙的呼應。閃電是「天之德」,充滿營養的原始海洋便是「地之氣」,德流氣薄,而為生。

「故生之來謂之精」。中醫理論中「精」有很多種,此處的精是「生之來」,也就是「先天之精」,來自父母,是一出生就擁有的原始的生命力量、類似所謂「天命」的東西。

現代醫學近年來的研究發現,生物的壽命與基因的關係遠比我們想像的要緊密。「先天之精」大概就是這樣的東西,如果每個人都做到屏除所有會傷害健康的後天因素(生活習慣、環境與物質傷害等),那麼剩下能決定人能活多久的就是先天之精的多少,也就是「天命」了。

「兩精相搏謂之神」,這裡又出現了第二個「精」。此處的「兩精」是哪兩精呢?一解作「先天之精與後天之精」,另一解可作「陰精」與「陽精」,也就是先天之精當中分別來自父親和母親的部分。

兩精要「相搏」,要交互作用;「搏」在說文解字裡面是「索持」,也就是拿繩索綑綁捕捉的意思。中醫基礎理論中,陰與陽互根、是不可互相分離的,離了就會死,所以《素問·生氣通天論》說:「陰陽離決,精氣乃絕」。有性生殖之初,就是來自父親的「陽精」與母親的「陰精」互相結合、而且此後必須緊持彼此、不能互相分離、才能順利產生生命。這就是「兩精相搏」。

兩精相搏「謂之神」,這裡又出現了「神」。這個「神」我認為是全篇最難解釋的一個字。暫且按下不表。

「隨神往來者謂之魂;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往來」與「出入」基本是相同的意思,就是伴隨不分離。這裡出現了第三個「精」,與前面兩個精都不一樣,這裡的精是相對於上一句的「神」而言,指的是有形的肉體。而「魄」驅動肉體的基本力量,包含還沒有建立起自主意識之前的本能行為(例如尋乳反射等)、非自主性、不經大腦的反射動作、大部分腦幹負責的維生功能。所以你可以絞盡腦汁寫數學考卷但不會因此忘記呼吸而死,這就是「魄」的作用。我們的意識就像電腦CPU一樣是有限的,無法時時刻刻花在處理低階運算上面,這時就是依靠「魄」的運轉。「魄」是維持生命體活著的力量。

「所以任物者謂之心」「任物」就是能夠感受外界刺激、並做出反應,岐伯說這就是「心」,也就是我們在談論「生命的定義」中提到的「感應」的能力。

「心有所憶謂之意」「憶」指的是意向追憶(或回憶)。感受到外界刺激後,產生某些想法、某些意向、或想起了某些經驗回憶,這就是「意」,也就是「起心動念」

「意之所存謂之志」「存」持續的意思。「意」只是一個起頭的想法、常在一念之間,人也很容易見異思遷,所以讓「意」可以持續存在、保持,就是「志」,也就是從一個念頭變成了一個志向

「因志而存變謂之思」「存變」就是保持變化。立定志向之後,為了這個志向改變自己、保持變通,這就是「思」,「思」已經不只是一種想法而已了,而是持續周全的反省和思考

「因思而遠慕謂之慮」;開始會思考之後,試著想遠一點、未雨綢繆,這就是「遠慕」。思考加上前瞻性擴大了格局,這就是「慮」,是長遠縝密的規劃

「因慮而處物謂之智」「處物」就是待人接物。有了更周全、甚至橫貫人生的反思和考慮,並表現在自己的言行舉止上,就是「智」,我們尊敬、讚譽的那些擁有「智慧」的人。「智慧」和「聰明」有著微妙的差異:「『聰明』就是你能夠解決問題,『智慧』就是你能用最好的方式解決問題。」

「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為什麼原本講生命的誕生和意識的與精神活動,講著講著突然跳到智者養生呢?不是很跳痛嗎?

這裡的「智者」是承接上句的「因慮而處物謂之智」,而上面的行文整段都是一脈向下傳遞的,也就是「德、氣、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慮」其實是精神活動的生理學。正常的生理狀態,每一個人都應該能達到「智者」的境界,而這樣的人能明白「養生」的方法。

中醫最喜歡說「養生」,但養的是什麼「生」?生就是生命,其實是又回到「德、氣、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慮」的源頭:「德流氣薄而生者也」,有了最初的生命之後,生命得以開始自行繁衍,但是每一個誕生的新生命都還是需要依賴「德流氣薄」才能延續下去。所以這是一個生生不息的循環,「智者」之所以通曉養生之道,是因為他就是誕生自這條生理學的脈絡之中。

那麼再想想「德流氣薄」是什麼呢?除了前面提到「米勒-尤里實驗」的聯想,其實「德流氣薄」就是人以外的環境整體,對人的生命體產生的交互作用與影響。

中醫理論的「天人合一」觀點,就是強調環境與人之間的互相影響。現代醫學之中,研究環境與人群健康關係的學科稱為「環境醫學」,屬於預防醫學的範疇。但是環境醫學較著眼在暴露環境的化學物質或汙染物等等面向,五運六氣等所謂「天時」「地氣」對人體影響的概念,仍只存在中醫裡。

最後要回到「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順四時」「適寒暑」是同樣的意思,就是按照季節變換的規律調整生活型態,也就是順應天時「和喜怒」「安居處」則是在強調保持精神平和,過度的情緒波動會傷害健康,也就是《上古天真論》中說的「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節陰陽」「調剛柔」可以說是總結這段行文的綱領。

到了這裡,岐伯對黃帝的回答也算到一個段落,所以他說「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如果這麼做,那麼對人體有害的條件要素都不能傷害到你,人便可以益壽直至天年。

 

打了好長!!打了遠超乎我想像的篇幅。

其實中醫精神醫學遠不只《本神》篇,這篇只講了很粗略的東西而已。只是讀著讀著有點想法,在此做個紀錄。

寫到這裡,最後剩下的問題是「兩精相搏謂之神」「神」到底是什麼。

這是一個有趣但困難的問題。

之後如果我有心力的話再來討論⋯⋯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ikaru 的頭像
    Hikaru

    まほろば~呼喚著你的理想鄉

    Hika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