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要說的是一個倒楣常識人的故事..........

undefined

 

 

這部上映前我就有在關注,因為有各種我非常喜歡的卡司參與其中。

結果7月開播的時候完全忘記追,等到1月新番又開播了才想起來,趕快回頭補。

 

什麼都不必說,趕緊先說說補完第一季的感想...........

機掰郎真的很機掰!!!!!!

凜雪鴉這個人真的很糟糕!!!!

看到前三分之一感想:「你這機掰郎完全動口不動手、根本『出一張嘴』的代表

看到中後段感想:「你找來的隊友一個比一個雷,不是在那邊扯後腿就是在那邊窩裡反」;

但是我小覷了零血壓的上限:

沒有最機掰,只有更機掰

看到最後一集我終於崩潰了:

結果最雷的根本就是你!從頭到尾都在玩!玩到連神劍都被你玩沒了!!最後還是要靠殤不患救場

你到底是來幹什麼的!!!!!!

更糟糕的是:我找不到比凜雪鴉更適合鳥海浩輔的角色

我覺得看過《東離劍遊紀》之後,我終於頓悟了和鳥海桑相性最合的是哪種角色了:

就是那種講話慢條斯理又高來高去到會讓人火大的角色。

 

 結論:

珍愛生命,遠離鬼鳥;為了血壓,遠離雪鴉

 

 

不少動漫迷(包括我)可能一開始是被「編劇:虛淵玄」吸引了目光,

不過,看完一整季,會發現劇情方面其實並不是最亮眼的地方。

劇情其實很簡單,我用200字就可以交代完畢:

一個倒楣常識人(殤不患)被一個閒著找樂子的機掰郎(凜雪鴉)陰錯陽差地捲進一樁麻煩事、救了一個被黑道追殺的少女(丹翡),所以得罪了如今江湖上最大的黑道組織(玄鬼宗)。

黑道老大(蔑天骸)為了搶奪一把少女家看守的神劍而追殺少女;而機掰郎為了惡整黑道老大而呼朋引伴幫助少女。

常識人呢,為了解除自己的全國追殺令,只有打敗黑道老大一途。在機掰郎的連哄帶騙之下,常識人無奈加入了機掰郎帶頭的黑道老大討伐隊.......然後就是一連串被坑害的辛酸血淚故事........

單就劇情而言,《東離劍遊紀》並不是虛淵擔任編劇的作品中最出色的,也並沒有什麼發人深省、令人回味再三的情節

唯一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機掰郎真的很機掰啦!

不如說其實劇情有滿滿的槽點和不少BUG。

但是為什麼在劇情幾乎乏善可陳之下,看完之後卻還是會對《東離劍遊紀》回味無窮呢?

一切都是因為作中的每個角色都太過立體鮮明。

《東離劍遊紀》最成功的部份其實是角色塑造

說故事大師許榮哲老師曾經說過:每一個作家都知道,要寫出一個好的故事,劇情和角色都很重要;

但是萬一當你只能成全一種的時候,應該要選哪一種?

正確答案是「角色」。

因為『十年後,你不會記得《神鵰俠侶》裡發生了什麼事,但你會記得楊過和小龍女是什麼樣的人。』

回過頭看《東離劍遊紀》,

無論是恃才傲物、深具霸者威儀的蔑天骸;

或重刃無鋒、大巧不工的殤不患;

或孤傲不馴、冷冽殘酷的殺無生;

或機掰到不能再機掰的凜雪鴉,

每一個角色的人格特質都鮮明得幾乎要刺傷人。我們為蔑天骸的霸氣折服、為殤不患的恢弘傾倒 、為殺無生的殞落扼腕、為凜雪鴉的機掰腦充血

是什麼樣的要素使他們都如此迷人?

是他們貫徹自我的,毫不猶豫的堅持決絕

俗話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們雖然不是真的在江湖飄,但不得不向現實妥協的時候何其多?

所以,當看見劇中人那樣毫不遲疑、就算要臨深淵履薄冰、拋頭顱灑熱血地實踐自己懷抱的核心價值時,好似我們也自由地活過了一回。

 

 

 

 

最後,說說我對這次合作案的感想。

這次的台日合作應該可算是前無古人,作為觀眾的我們當然期待後有來者。

對於這次的跨國跨界合作,雖然評論有褒有貶,但我個人覺得相當成功。

畢竟,合作的目的,就是希望兩個原本沒有交集的(消費)族群能互相遇見、並看見彼此的優點,進而使雙方原本的族群都能更加擴大。

以這點來說,我個人感覺它成功了。

 

在台灣長大的人對布袋戲多少都不陌生,但是對布袋戲有多熟悉,就非常難說。

至今為止,我對布袋戲的認識,大概都僅止於我家旁邊的土地公廟門前的酬神戲,直到現在都還常常能看見(在我家陽台就能聽到演戲的聲音。)

以前也不是不曾對布袋戲感興趣過,但或因於劇本、或因於角色、或僅僅因於沒有切入點,所以都過坑不入........呃我是說過門不入。

但是這次的合作等於給了原本純粹是動漫迷的人一個很有力的跳台著力點:熟悉的聲優、熟悉的編劇、喜歡的音樂,然後將目光投向相對不了解的演出形式。

從中只要能因此而看見新世界的大門,這次的合作案就是成功的了。

雖然說《東離劍遊紀》是布袋戲與動漫的結合所誕生出的一種「全新」的娛樂產物,但是能讓更多人看見布袋戲的迷人之處,我樂見其成。

 

我本身原本是對布袋戲幾乎完全沒有概念的人。

但我認識身邊的布袋戲迷,對布袋戲的熱情,完全不會輸給宅宅對各種ACG產物的熱情。

所以我相信布袋戲是有其潛力的。

這一次我對《東離劍遊記》投入的關注,主要還是來自對聲優國家代表隊、劇本寫手與音樂陣容的期待。

但是補完一季13集之後.......

糟糕,這個東西好燃啊!

這個我好像可以欸!

我相信有些視聽感受是只有布袋戲才特有的。

就算是同樣的劇本,不同的呈現形式,不論是動畫、電影、舞台劇、音樂劇,都有其愛好者,那也是因為每一種形式都有不同的魅力。今天只不過是又多了一種布袋戲而已。所以對於部分並不看好布袋戲進軍日本的人,我覺得無須那麼悲觀。

有些人覺得布袋戲配日語非常違和,我倒是覺得,資訊爆炸的如今,不論是漫畫、動畫、遊戲或任何娛樂產業,都在積極嘗試、尋找新的可能性,那麼布袋戲也沒有什麼好不能配日語的。就算這次嘗試失敗了,也會成為寶貴的經驗。

 

這次在看布袋戲的時候,雖然聽的是日文配音,但我突然回想起了看武俠小說時的感動。

雖然繼三巨頭鼎足江湖的時代之後,武俠小說頗有盛極而衰之勢,但武俠小說自有其獨一無二的魅力,是其他形式的通俗小說所不能取代的。

正如華羅庚教授無心一語:「武俠小說是成年人的童話。」同樣給已經長大的我們一個浪漫的夢,武俠小說卻和奇幻小說有著迥然不同的核心價值,讓我們夢迴江湖、憶起對世道的期待、對人性的盼望、對俠骨的憧憬。

或許是這份不死的浪漫情懷,使如今仍有許多後起之秀,致力仗劍隻筆闖蕩江湖。

不知為何,已經很多年沒有看武俠小說的我,卻突然在看布袋戲的時候重新感受到當初那種感動。

或許是其中重疊的概念和記憶,重新點燃了熱情的火焰。


 


 

 

 

arrow
arrow

    Hikar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